微观污染物研究解决方案
珀金埃尔默始终致力于改善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面对我们肉眼不可见的威胁领域,珀金埃尔默提供从颗粒物成分及形貌、吸附污染物到生物毒性分析的完整解决方案,助您见所未见、打好“微”环境污染防治保卫战!
产品中有意添加的微塑料以及其替代品 一篇关于傅里叶变换显微红外光谱的应用
提到产品中有意添加的微塑料,通常会想到化妆品和个人护理产品中添加的去角质磨砂颗粒。不过,微塑料的使用范围远不止于其摩擦功能,并且应用到了很多产品上。根据理论背景,我们针对欧盟正在讨论的微塑料给出了一个宽泛的工作定义。本文将简述在产品中有意添加的微塑料及其在产品中多样化的功能。这里从分析的角度介绍了FT-IR显微红外光谱在微塑料分析上的一个应用实例。
使用红外显微成像技术快速鉴别海水中的微塑料
红外光谱仪已经广泛用于鉴别大尺寸的高分子材料,对于较大的塑料样品可以选择不怕潮可电池供电的Spectrum™Two红外光谱仪放到船上做快速塑料的鉴别;而对于肉眼无法识别的微小的塑料颗粒,就需要选择红外显微镜成像系统用于这些微塑料的检测和鉴别。本文介绍使用Spotlight™400红外显微成像系统快速鉴别海水中的微塑料颗粒。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分析北大西洋环流海洋塑料碎片中的多环芳烃
海洋环境中积累的微塑料碎片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微塑料颗粒表面可能会吸引和聚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导致实际浓度水平远高于周围水体。浓缩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会对海洋里的生物有机体造成危害,例如:多环芳烃会导致急性或慢性中毒。带有荧光和紫外检测器的珀金埃尔默超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可快速、有效地分离16种多环芳烃,以帮助科学家了解海洋生物生态系统存在的风险。
红外显微镜分析瓶装水中的微塑料
红外(IR)光谱是识别聚合物的主要分析技术,使用红外显微镜可检测和识别微塑料小至只有几微米大小的颗粒。显微红外经证实是检测和鉴别瓶装水中是否存在微塑料的分析技术,采用适当的样品收集和净化方法,该技术还可应用于其他含有微塑料的样品。
使用全基体进样系统和单颗粒ICP-MS 快速测定海水中纳米颗粒
使用NexION®ICP-MS的全基体进样系统(AMS)进行分析,可以提供在线地利用气体对雾室中气溶胶进行稀释的功能,从而避免人为稀释样品。
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对污水中锑元素的分析方法
本文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现行标准方法《水质汞、砷、硒、铋和锑的测定-原子荧光法》(HJ694—2014)的前处理方法进行了改进,采用微波消解方法替代传统的电热板加热消解方式,将微波消解技术和原子荧光光谱法联用,建立了一种测定生活污水中锑的新方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土壤和沉积物中8种 酰胺类农药
随着人类对环境污染的认知逐渐加深,对检测标准的不断完善,对土壤的关注也越来越多。酰胺类除草剂具有广谱性,效果好、价格低使用方便等优点,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除草剂,施用后容易造成土壤和沉积物吸附,其中乙草胺和丁草胺具有弱的基因毒性,乙草胺已被美国环保局定为B-2类致癌物。
热裂解-气质联用技术快速鉴别可降解塑料
本方法的目的是探索并建立一种快速高效的热裂解气质联用方法,用于鉴别塑料是否为可降解材质。相比较于红外法和核磁共振法,热裂解气质联用法有前处理简单,准确快速的特点,而红外法对样品状态有一定要求且不适用黑色样品的测试,核磁共振波谱法“存在”复杂制样步骤。
加速溶剂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和沉积物 中23种有机氯农药
有机氯类农药(OCPs)是杀虫剂中使用*泛的一大类,这类农药化学性质稳定,脂溶性大,长期存在于水、土壤之中,造成自然环境的严重污染,世界各国对有机氯农药残留量都作了严格的*。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已禁用,但许多农业土壤中仍有大量的残留,严重影响众多农产品的品质。
热门方案
最新发布企业
- 上海喆图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上新126篇
- 汇智和源生物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上新109篇
- 北京盈盛恒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上新488篇
- 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新40篇
- 北京迪科马科技有限公司(迪马科技) 上新132篇
- 东曹(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上新27篇
- 上海禾工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上新123篇
- 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上新100篇
- 上海喆图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上新30篇
- 上海人和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上新158篇